欢迎来到上海绍邵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24小时服务热线:17717399532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上海绍邵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邬小姐

手 机:17717399532

邮 箱:shshaoshao@126.com

Q  Q:571636889

地 址: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邓家角村316号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注塑模具选用钢材性能和不断适应新技术

发布时间:2022-10-20 09:11:55 浏览:1472次

上海注塑模具一般需要在150摄氏度到2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度到2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工作。因此,在制造注塑模具的过程中,要非常注意原材料的选择,这将对后期注塑模具的整体使用寿命和塑料制品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那么在选择注塑模具钢材原料时应满足哪些性能要求呢?

首先,足够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注塑模的硬度一般为50-60HRC以下,热处理后的模具应具有足够的表面硬度,以确保模具有足够的刚度。由于注塑的填充和流动,模具应承受较大的压应力和摩擦,要求模具保持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的稳定性,保证模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模具的耐磨性取决于钢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硬度,因此模具的硬度有利于其耐磨性。

二、切削性能优异。

大多数注塑模具,除了注塑模具外,EMD加工外,还需要进行一定的切割加工和钳工修,为了延长切割刀具的使用寿命,提高切割性能,注塑模具降低表面粗糙度,注塑模具钢的硬度须合适。

三、50牌碳钢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经调质处理后,主要用于模架材料、高碳工具钢和低合金工具钢。热处理后强度和耐磨性高,多用于成型零件。但由于热处理变形大,高碳工具钢仅适用于制造尺寸小、形状简单的成型零件。

四、热稳定性好。

注塑注射模的零件形状往往复杂,淬火后难以加工。因此,应尽量选择热稳定性好的模具。双色模具成型加工后,由于线膨胀系数小,热处理变形小,温差引起的尺寸变化率小,金相组织和模具尺寸稳定,可减少或不再加工,可保证模具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五、抛光性能好。

高品质的双色注塑产品要求型腔表面粗糙度小。例如,注塑型腔表面粗糙度小于注塑型腔表面粗糙度。Ra0.1~0.25级,光学面要求Ra<0.01nm,型腔须抛光,以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因此,所选钢材要求材料杂注塑加工质量少,组织细小均匀,无纤维方向,抛光时无麻点或橘皮缺陷。

随着人们对塑料制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对产品的外观、性能、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生产了大型注塑、复杂注塑、精嘧注塑等各种新型注塑成型技术。注塑模具作为注塑成型的重要设备,在塑料制品的推广和使用中占有核心地位。因此,注塑模具也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创新。

通过以上对我国注塑模具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先进技术的使用,我国注塑模具发展迅速。然而,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很大差距。注塑模具的许多设计理念和制造工艺也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许多精嘧、髙端、复杂的模具也需要进口。

因此,我们需要在当前研究水平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先进技术,进一步加强我国注塑模具的创新,增加科技投资,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 注塑模具行业面临的机遇 [2022-08-20]

    上海注塑模具行业面临的机遇(1)新技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模具制造和塑料制品行业已经实现了引进、吸收和模仿国外先进技术的阶段。新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我国模具制造和塑料制品行业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关键。一方面,伴随着CAD/CAE/CAM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广泛应用、热通道技术、高速加工、并行工程、逆向工程、虚拟制造、注塑设备、生产技术和技术水平,模具精度、性能、研发效率显著提高,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

  • 缺少人才导致模具行业发展缓慢 [2020-11-04]

    在这几十年来,国内塑料模具行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渴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国内还是没法解决这棘手问题,成了中国模具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据了解,沿海地区模具产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招不到人。为了吸引人才,很多地方模具企业甚至跨区域跨省市招聘的现象。3种人才组成了模具行业。“金领层”人员精通模具设计软件和模具结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这种人很适合担任各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主管。“灰领层”是

  • 上海医疗塑料模具 [2023-07-08]

    医疗行业一直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科技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和设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在制造医疗器械和设备时,塑料模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城市之一,拥有众多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同时也孕育了一批制造医疗塑料模具的企业。上海医疗塑料模具的制造需要高度精密的技术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生产出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标准要求。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患者和医护